已发布: 28-二月-2018

2018.0 XE (X760), 501-14

手柄系统、锁系统、插销系统和进入系统 (G2206225)

说明和操作
部件位置

部件位置 - 1/5 - 发动机罩释放

E174620
 
项目 说明
1 挂钩
2 发动机舱盖释放杆
3 发动机舱盖锁扣
4 发动机罩杆
5 带发动机罩开关的发动机罩锁
6 撞锁

部件位置 - 2/5 - 中央门锁锁闭系统

E221610
 
项目 说明
1 车身控制模块/网关模块 (BCM/GWM)
2 中央门锁锁闭系统 (CDL) 锁定开关 - 乘客车门
3 内部车门把手 - 乘客车门
4 外部车门把手 - 乘客车门
5 乘客车门锁扣
6 内部车门把手 - 右后车门
7 外部车门把手 - 右后车门
8 右后车门锁扣
9 后车门模块 (RDM) - 右侧
10 中央门锁锁闭 (CDL) 系统锁定/解锁开关 - 右后车门
11 乘客侧车门模块 (PDM)
12 左后车门锁扣
13 外部车门把手 - 左后车门
14 内部车门把手 - 左后车门
15 后车门模块 (RDM) - 左侧
16 中央门锁锁闭 (CDL) 系统锁定/解锁开关 - 左后车门
17 驾驶员车门模块 (DDM)
18 中央门锁锁闭系统 (CDL) 锁定/解锁开关 - 驾驶员车门
19 辅助照明开关组
20 驾驶员车门锁扣
21 外部车门把手 - 驾驶员车门
22 内部车门把手 - 驾驶员车门

部件位置 - 3/5 - 中央门锁锁闭系统

E221611
 
项目 说明
1 行李箱盖外部释放开关
2 燃油加注口盖释放电机
3 行李箱盖锁扣

部件位置 - 4/5 - 被动进入 - 如已配备

E221613
 
项目 说明
1 射频 (RF) 接收器
2 低频 (LF) 天线 - 行李箱 - 后部
3 低频天线 - 行李箱 - 前部
4 遥控功能执行器 (RFA)
5 低频天线 - 地板控制台 - 后部
6 低频天线 - 地板控制台 - 前部

部件位置 - 5/5 - 电动行李箱盖 - 如已配备

E221612
 
项目 说明
1 电动行李箱盖防夹传感器 - 左侧
2 行李箱盖控制模块 (LCLM)
3 右侧电动传感器总成(如已配备)
4 行李箱盖铰链
5 电动行李箱盖执行器
6 电动行李箱盖防夹传感器 - 右侧
7 行李箱盖关闭开关
8 行李箱盖锁扣
9 行李箱盖关闭电机
10 行李箱盖外部释放开关
11 左侧电动传感器总成(如已配备)
概述

铰接面板采用锁扣和撞锁锁定。 发动机罩和车门锁通过控制杆/把手和拉索机构释放。 行李箱盖锁扣为电气释放,由车身控制模块/网关模块 (BCM/GWM) 控制。 BCM/GWM 控制中央门锁锁闭 (CDL) 系统,包括电气锁定和解锁车门和燃油加注口盖。

CDL 系统是车辆安全防盗系统的一部分,包括以下部件:

  • BCM/GWM 内的控制软件
  • 智能钥匙
  • 射频 (RF) 接收器
  • 遥控功能执行器 (RFA)
  • 驾驶位门模块 (DDM)
  • 乘客侧车门模块 (PDM)
  • 每个后车门中的后车门模块 (RDM)
  • 车门锁
  • 行李箱盖锁扣
  • 发动机罩开关
  • 燃油加注口盖释放电机
  • 车内锁定/解锁开关
  • 内部和外部车门把手。

BCM/GWM 监控来自以下位置的锁定和解锁请求:

  • 智能钥匙,通过 RF 接收器和 RFA。
  • 车内锁定和解锁开关。

被动进入系统的安装取决于车型和市场规格。 配备被动进入系统的车辆每个外部车门把手包含一个锁定开关和一个解锁开关以及 4 个低频 (LF) 天线。 无需按下智能钥匙上的开关,被动进入系统即可操作 CDL 系统。 如果存在有效的智能钥匙,则可用外部车门把手解锁和锁定车门,以及使用外部解锁开关打开行李箱盖。 被动进入系统由 RFA 控制,它将锁定和解锁请求传输给 BCM/GWM 以便由 CDL 系统操作。

进一步信息请参阅:防盗 – 被动 (419-01B 防盗 – 被动, 说明和操作).

以下选配功能可以方便进入行李箱:

  • 电动行李箱盖
  • 电动行李箱盖。
说明

发动机罩锁

2 个发动机罩锁位于前横梁上。 发动机罩释放杆位于左侧 A 柱上的仪表盘下方,由一根拉索连接到锁扣上。

发动机罩微开开关连接到右侧发动机罩锁,并连接到车身控制模块/网关模块 (BCM/GWM)。

车门锁扣

车门锁安装在每个车门的后边缘,与相邻立柱上的撞锁接合。 每个车门内部把手和外部把手都与至相应车门锁的释放拉索相连。 在驾驶员车门中,第三根释放拉索连接在车门锁和隐藏应急钥匙孔之间。

每个车门锁都有一个电机总成,其中包含一个锁定电机、一个双锁电机、解锁状态开关以及微开开关。 电机总成连接到相关车门模块,微开开关连接至 BCM/GWM。

车门模块通过高速 (HS) 控制器局域网 (CAN) 车身系统总线连接到 BCM/GWM。

后车门儿童锁

后车门锁总成包含双重锁定电机,可用于操控儿童锁功能,从而提供额外的后部乘坐安全性。 使用儿童锁可防止使用内部车门把手打开后车门。 使用位于驾驶员车门开关总成上的禁用开关可对儿童锁进行电子操控。 将儿童锁设置到锁定位置,将使车门锁内部释放拉索与车门锁分离。 启用儿童锁时,后车门车窗也被禁用。

将儿童锁设置到解锁位置,将使车门内部释放把手拉索与车门锁接合。 儿童锁禁用时,后车门车窗也会启用。

行李箱盖锁扣

行李箱盖锁扣安装在行李箱盖后面板上,与行李箱中的撞锁接合。 锁扣释放的操作由车身控制模块/网关模块 (BCM/GWM) 通过硬接线连接控制。

锁扣释放也可通过以下方式启动:

  • 操作辅助照明开关组上的内部锁扣释放开关。
  • 操作位于行李箱盖装饰件中牌照上方的外部锁扣释放开关。
  • 操作智能钥匙上的行李箱盖打开开关。

锁扣松开后,可手动打开行李箱盖。

行李箱盖锁扣锁定电机的操作由 BCM/GWM 控制。 锁扣中的微开开关向 BCM/GWM 提供“锁扣打开”状态信号。

如果车辆配备电动行李箱盖,则关闭电机也安装在行李箱盖的后面板上。 关闭电机通过一根拉索连接到行李箱盖锁扣。 关闭电机用于在关闭过程的最后 6 毫米(0.24 英寸)行程拉动行李箱盖锁扣进行关闭。 关闭电机可安静地拉动行李箱盖并将其牢固固定。

燃油加注口盖锁扣

燃油加注口盖锁定电机集成在燃油加注口盖壳体中。 加注口盖由销锁定,而销由燃油加注口盖壳体上的燃油加注口盖锁定电机操作。 燃油加注口盖锁定电机的操作由车身控制模块/网关模块 (BCM/GWM) 通过硬接线连接控制。 BCM/GWM 也可反转电机电源和接地连接的极性。 这样可在两个方向提供销运动,从而锁定或解锁燃油加注口盖。

解锁时,推入燃油加注口盖可释放铰链固定机构,然后手动打开可接触燃油加注口盖。 推入加注口盖以关闭加注口盖,可啮合铰链固定机构,以使加注口盖保持关闭状态。 当在外部锁闭车辆和/或车辆已布设报警时,燃油加注口盖会被锁定。

内部车门把手

车门内部把手通过电缆连接到锁扣释放机构。 锁定和解锁开关靠近每个车门内部把手车门,可以从车内启动车门锁定。 如果车门未关严,锁定功能将被禁用。

当单次锁定车辆时,锁定电机将从外部把手释放拉索上脱开车门锁。

单次锁定可通过以下方式启用:

  • 通过内部锁定开关按一下。
  • 行车自动落锁事件。
  • 按一下智能钥匙锁定开关。
  • 通过外部车门把手上的被动锁定开关按一下。

当在外部双重锁定车辆时,锁定电机将从内部把手释放拉索上脱开车门锁。 在车辆随后解锁时,释放拉索与车门锁重新接合。

双重锁定可通过以下方式启用:

  • 在 3 秒钟内按下智能钥匙锁定开关两次。
  • 再次按下外部车门把手上的被动锁定开关。
注意:

当使用车辆的双重锁定功能时,锁扣将首先单次锁定,然后双重锁定。 双重锁定是用户蓄意的辅助操作,旨在增强车辆的安全性。

如果车辆配备后部退出检测系统 (REDS),则两个后车门上的车门内部把手包含 REDS 指示灯。

进一步信息请参阅:警告设备 - 长轴距 (413-09 警告设备, 说明和操作).

车门外部把手

E221684
 
项目 说明
1 电气接头
2 被动进入系统解锁传感器
3 被动进入系统锁定传感器
4 应急钥匙孔 - 仅限驾驶员车门

车门外部把手安装在每个车门面板上,使用隐藏在车门外部把手下方的前紧固件固定。 驾驶员车门上的应急钥匙孔具有一个后紧固件。 拉动车门外把手时,其底部将转动配重,从而拉动释放拉索以打开锁扣。

如果车辆配备了被动进入系统,则每个外部车门把手都具有独立的解锁和锁定传感器。 解锁传感器位于把手的内表面上,锁定传感器位于把手的外表面上。

可使用靠近每个内部车门把手的锁定/解锁开关从车内实现车辆的中央锁定和解锁。 驾驶员可通过触摸屏 (TS) 上的一个菜单选择锁定选项,如单点进入或行车自动落锁。

智能钥匙和紧急机械门锁

E162590
 
项目 说明
1 车辆锁定开关
2 车辆解锁开关
3 行李箱盖开启开关
4 紧急报警开关
5 前照灯延迟开关
6 应急钥匙盖
7 应急钥匙
8 紧急钥匙孔盖
9 使用应急钥匙片操作应急钥匙孔
10 被动进入系统锁定/解锁传感器

驾驶员车门外部把手包含一个机械操作门锁,隐藏在一个可拆卸的塑料盖后面。 使用应急钥匙可以通过应急钥匙孔对车门进行机械解锁和锁定。 智能钥匙中包含的应急钥匙。 应急钥匙必须在中央门锁锁闭系统 (CDL) 操作失败或车辆电源出现故障时使用。

如果无法使用智能钥匙锁定或解锁车辆,请滑开智能钥匙的侧盖,取下应急钥匙片并展开。 将钥匙片插入门锁盖的基部,然后向上轻轻撬动钥匙片。 小心地转动钥匙片,将盖板从固定卡夹上撬下。 将钥匙片插入露出的车锁中并旋转以操作车锁。

如果使用应急钥匙锁定车辆:

  • 所有车门均单次锁定。
  • 禁止通过外部释放开关接触行李箱盖。
  • 未布设报警。

如果使用应急钥匙解锁车辆:

  • 如果未布设报警,则所有车门均已解锁,允许通过外部解锁开关接触行李箱盖。
  • 如果报警启用,则仅解锁驾驶员车门并触发报警。 要禁用报警或,
    • 按下智能钥匙上的解锁按钮,或者
    • 使用车内的智能钥匙按下点火开关,或者
    • 将智能钥匙紧靠转向柱下部套罩上的防盗止动系统天线单元 (IAU) 放置。
  • 车辆无法利用应急钥匙进行双重锁定,亦无法用其启动报警系统。
智能钥匙

智能钥匙包含印刷电路板 (PCB)、收发器和蓄电池。

每把智能钥匙都有一个唯一识别码,这些识别码都编进了整体应答器中。 通过智能钥匙以 315 MHz 频率产生的射频 (RF) 信号包含唯一识别码,还包含一个滚动码。 在车辆生产过程中,将有效智能钥匙的唯一识别码编程到遥控功能执行器 (RFA) 中。 滚动码也会同步至 RFA。

当按下智能钥匙上的开关时,它会输出有效范围超过 20 米(65.6 英尺)的相关 RF 信号。 操作智能钥匙后,RFA 检查唯一的识别码和滚动码。 RFA 将只回应由车辆有效智能钥匙所产生的 RF 信号。

进一步信息请参阅:防盗 – 被动 (419-01B 防盗 – 被动, 说明和操作).

除用于操作中央门锁锁闭 (CDL) 系统的锁定、解锁和行李箱盖开关外,智能钥匙还有其他开关用于操作:

  • 前大灯便捷功能。 进一步信息请参阅:外部照明 (417-01 外部照明, 说明和操作).
  • 紧急报警。 进一步信息请参阅:防盗 – 主动 (419-01A 防盗 – 主动, 说明和操作).
智能钥匙电池更换
注意:

避免触碰新电池。 手指上的水分或油会缩短电池寿命并腐蚀接触部位。

E150890

当电池需要更换时,有效范围将会明显下降且仪表盘 (IC) 信息中心会显示信息“智能钥匙电池电量低”。

要更换智能钥匙内的电池:

  1. 打开智能钥匙的侧盖。
  2. 使用应急钥匙片分开智能钥匙壳体。
  3. 更换智能钥匙中的电池。

更换电池后,按相反顺序重新安装零部件。 确保零部件牢固地卡入就位。

射频接收器

E221685

智能钥匙的信号通过射频 (RF) 接收器接收。 RF 接收器位于靠近后顶置控制台的顶篷中。 RF 接收器连接到一个粘结至顶篷的支架上。

RF 接收器将智能钥匙发送的信号转换成数字信息。 然后,RF 接收器通过串行通讯线路将该信息传输至遥控功能执行器 (RFA)。 通过乘客接线盒 (PJB) 向 RF 接收器供应永久性电源。

遥控功能执行器

E221686
 
项目 说明
A 未配备被动进入被动启动系统 (PEPS) 的车辆
B 配备 PEPS 的车辆
1 遥控功能执行器 (RFA)

遥控功能执行器 (RFA) 安装在右侧 C 柱底部,侧饰板后面。 RFA 控制传入和传出智能钥匙的信号传输,并提供允许车辆启动的授权。 RFA 由来自乘客接线盒 (PJB) 的 2 条永久电源馈线供电,并通过高速 (HS) 控制器局域网 (CAN) 车身系统总线与车身控制模块/网关模块 (BCM/GWM) 进行通信。

中央门锁车内开关

E174622

邻近每个内部车门把手的锁定和解锁开关允许从车内启用车门锁。 开关包含一个“锁定”状态指示灯发光二极管 (LED)。 状态指示灯 LED 由相关车门模块控制,当相应的车门锁定时会亮起。

当操作前车门中央门锁锁闭系统 (CDL) 锁定/解锁开关时,已激活车门的车门模块将发送中央锁定/解锁请求。 车门模块连接到高速 (HS) 控制器局域网 (CAN) 车身系统总线。 车门模块通过 HS CAN 车身系统总线将锁定/解锁请求传输至车身控制模块/网关模块 (BCM/GWM)。 然后,BCM/GWM 向所有车门控制模块发送中央锁定/解锁命令,以锁定/解锁所有车门。

低频天线

E152173

配备被动进入系统的车辆上包含 4 个低频 (LF) 天线,它安装在下列位置:

  • 在仪表盘车辆横梁上,中堆舱托架后面。
  • 在地板控制台中,储物箱下面。
  • 在后地板上,行李箱后侧饰板之下。
  • 在车辆中心线上,在后保险杠盖板下面。

LF 天线是定位的,因此它的传输将启动位于车外和靠近车门或行李箱的智能钥匙。

电动行李箱盖 - 如已配备

电动行李箱盖系统主要由行李箱盖控制模块控制。 行李箱盖控制模块接收来自后接线盒 (RJB) 的电源,并通过高速 (HS) 控制器局域网 (CAN) 车身系统总线进行连接。

电动行李箱盖系统包含以下零部件:

  • 行李箱盖控制模块
  • 行李箱盖执行器
  • 2 个防夹传感器
  • 行李箱盖打开开关
  • 行李箱盖关闭开关。

行李箱盖还可手动关闭至锁扣次要或主要位置,不会对动力机械造成任何损害。

电动行李箱盖执行器

行李箱盖执行器使用位于执行器内的电机中的电动心轴驱动打开和关闭盖。 执行器每一端的球头允许支柱在车辆上的固定底座与铰链之间进行铰接。 系统的标称打开和关闭时间是 5 秒。

心轴驱动包括一个内管和一个外管,其中内管中的电机和齿轮驱动螺纹心轴。 螺纹心轴在一个带螺纹的螺母上运行,该螺母固定在外管的内部。

行李箱盖控制模块能够通过感测执行器的电流来检测盖移动时的障碍物。 如果检测到可能会干扰行李箱盖打开的物体,则行李箱盖将会停止移动。 如果关闭时检测到任何障碍物,则行李箱盖会停止移动,然后反转至完全打开位置。

主轴电机内部的霍尔效应传感器会监测该电机的转速。 如果速度降至设定的临界值以下,则表明存在障碍物,因而电机电流消耗增大。 对电机的电源馈电反转,从而导致行李箱盖沿相反的行程方向移动。

行李箱盖控制模块还可以通过 2 个防夹传感器检测盖子关闭过程中夹住的物体。 如果关闭尾门时检测任何障碍物,则会停止移动,然后反转至完全打开位置。 音频报警指示关闭故障。

操作

中央门锁锁闭系统

注意:

如果置于金属容器内或被带背光液晶显示屏 (LCD) 屏幕的装置所屏蔽,则可能检测不到智能钥匙。 例如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包括放在电脑包内时)或游戏机等。

当射频 (RF) 接收器检测到来自智能钥匙的信号时,它会通过串行通讯线路将信息中继到遥控功能执行器 (RFA)。 RFA 会进行检查以确保信号来自有效的智能钥匙。 如果信号有效,RFA 会通过高速 (HS) 控制器局域网 (CAN) 车身系统总线将请求传输至车身控制模块/网关模块 (BCM/GWM)。

如果请求为打开行李箱,BCM/GWM 将操作行李箱盖锁扣内的电机,松开箱盖。 如果在行李箱盖打开之前布设了车辆报警系统,则在行李箱打开时,报警系统将保持激活状态。 侵入与倾斜感测功能(如已配备并激活)均被禁用,直至行李箱盖关闭。 车门和发动机罩的周边感测保持激活状态。 在行李箱盖完全关闭时,车辆报警系统将重新布设到先前的状态。

如果请求是车外锁定/解锁车辆,BCM/GWM 会通过 HS CAN 车身系统总线向车门模块发送锁定/解锁命令。 之后,车门模块将相应地锁定或解锁车门锁。

为确认车外单次锁定请求的操作,在锁定车辆后,BCM/GWM 将闪烁转向信号指示灯一次。

为确认车外双重锁定请求的操作,BCM/GWM 将闪烁转向信号指示灯两次。 先是单次锁定时短暂闪烁一次,随后双重锁定时闪烁较长时间(1 秒)一次。

为确认解锁请求的操作,BCM/GWM 将闪烁转向信号指示灯两次。 先是短暂闪烁一次,随后再短暂闪烁一次。

如果在试图锁闭车辆时车门、行李箱盖或发动机机罩没有关严,将会发出错误提示音。 车门不会锁上,此时仍可接触行李箱。

如果智能钥匙留在乘员舱或行李箱内,而车辆是通过另一把智能钥匙在车外锁闭的,则留在车内的智能钥匙无法被动启动发动机。 被动锁闭功能也将被禁用。

如果智能钥匙留在乘员舱或行李箱内,而车辆是通过另一把智能钥匙在车外锁闭的,则将会发出一声音频报警,行李箱将会在 3 秒钟后重新打开。

如果智能钥匙留在乘员舱或行李箱内,而车辆是通过另一把智能钥匙在车外锁闭的,会发生以下情况:

  • 留在车内的智能钥匙无法被动启动发动机。 被动锁闭功能也将被禁用。
  • 如果随后通过被动进入系统或使用智能钥匙释放了行李箱盖,则当箱盖关闭时,有效的智能钥匙必须位于车辆后部 1 米(3.28 英尺)范围内。 否则将会发出一声音频报警,并且行李箱将会在 3 秒钟后重新打开。

如果行李箱盖关闭后在乘员舱或行李箱中检测到任何有效的智能钥匙,将会发出一声音频报警。 行李箱将会在 3 秒钟后重新打开。

根据车辆的不同规格,CDL 系统提供以下功能:

  • 单点进入或多点进入操作模式 - 要切换进入模式,请同时按下智能钥匙上的锁定和解锁按钮 3 秒。 转向信号指示灯将闪烁两次以确认切换。 该功能也可使用仪表盘 (IC) 上的“车辆设置”菜单完成。
  • 如果在 3 秒钟内两次按下智能钥匙上的锁定开关,则可以从车外双重锁定车门。
  • 双重锁定音频确认信号 - 发出一声确认声,以向用户确认车辆已双重锁定。 此功能可使用 IC 中的“车辆设置”菜单启用/禁用。
  • 40 秒后自动重新锁定车门 - 如果车辆在外部锁闭,随后解锁,并且未打开任何缝隙,则车辆将自动重新锁定到单次锁定。 将布设车辆报警系统。
  • 车门行车自动落锁 - 此功能将在设定的车速(8/16/32 公里/小时(5/10/20 英里/小时))锁定车门。 该功能可使用 IC 中的“车辆设置”菜单启用/禁用。

可使用车内锁定/解锁开关从车内实现车辆的中央锁定和解锁。 使用车内锁定/解锁开关将在随后的行程中超控行车自动落锁功能。 如果解锁并打开某个车门,随后关闭该车门时将会重新锁定两个车门。

当车辆完全解锁时,可使用内部和外部释放开关打开行李箱盖。 要操作外部行李箱盖释放开关,变速器必须处于驻车档。

碰撞解锁

如果发生会触发安全气囊展开的碰撞,车门模块将解锁车门。 车门模块与车身控制模块/网关模块 (BCM/GWM) 将通过硬接线事件通知信号获悉碰撞。 信号由约束控制模块 (RCM) 提供。

当车门模块从 RCM 接收到事件通知信号时,车门模块将重复驱动所有车门锁至解锁状态 3 秒钟。

系统也会通过高速 (HS) 控制器局域网 (CAN) 车身系统总线将事件通知信号从 RCM 发送到 BCM/GWM。 BCM/GWM 会发送一个碰撞解锁命令,通过 HS CAN 车身系统总线将此信号中继到车门模块。

代驾模式

代驾模式允许车门照常锁定和解锁,但是仍禁止进入行李箱。 行李箱盖无法打开,直到代驾模式被停用。

可以使用 4 位数的个人识别号码 (PIN),从触摸屏 (TS) 上的“主页”菜单启用/禁用代驾模式。 必要时,可以不通过 PIN 而使用 Jaguar Land Rover 认可的诊断设备禁用代驾模式。

代驾模式将不会锁定杂物箱。 要出于任何原因固定杂物箱,必须使用智能钥匙上的应急钥匙片以机械方式锁定杂物箱。

紧急锁闭

注意:

在紧急锁定过程中,任何时候都切勿将应急钥匙留在车内。

在启动蓄电池电量耗尽或锁定系统存在故障的情况下,必须手动锁定各个车门。 此程序需要使用应急钥匙,其位于智能钥匙中。

紧急锁闭程序
注意:

各说明中可能会出现某些差异,但基本信息始终是正确的。

E190395
  1. 打开一个车门并在车门的边缘找到应急锁检修盖。 此盖具有一个浮雕门锁图标。 将应急钥匙插入盖板槽中。 逆时针旋转盖板以使其松开,然后拉动,将盖板从车门上拆下。 将门锁检修盖放置在安全的地方。
  2. 将应急钥匙用力插入应急锁中。 用力推,以启动车门的锁定机构。 取出应急钥匙。
  3. 重新安装应急锁检修盖并顺时针旋转以将其牢固固定。
  4. 关闭车门,检查它是否锁定。

对其他所有已解锁车门重复此程序。

行李箱盖

行李箱盖锁扣锁定电机的操作由车身控制模块/网关模块 (BCM/GWM) 控制。 锁扣中的微开开关向 BCM/GWM 提供“锁扣打开”状态信号。

当在行李箱盖打开之前布设了车辆报警系统,然后箱盖完全关闭时,车辆报警系统将闪烁转向信号指示灯。 转向信号指示灯将闪烁一次,以表明行李箱受到保护。

手动关闭行李箱盖时,有效的智能钥匙必须位于车辆后方 1 米(3.28 英尺)范围内。 否则,行李箱盖将自动解锁,误锁警报将会响起。

如果手动关闭行李箱盖后在车内检测到任何有效的智能钥匙,它会自动解锁,误锁警报将会响起。

用户必须解锁车辆,然后取出所有有效的智能钥匙或使用以下方式重新锁定车辆:

  • 智能钥匙
  • 任何外部车门把手上的被动锁定开关。

被动进入 - 如已配备

注意:

如果置于金属容器内或被带背光液晶显示屏 (LCD) 屏幕的装置所屏蔽,则可能检测不到智能钥匙。 例如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包括放在电脑包内时)或游戏机等。

如果车辆配备了被动进入系统,则可在不操作智能钥匙上的开关的情况下解锁车辆。 智能钥匙除了控制被动启动系统外,还控制被动进入系统。

进一步信息请参阅:防盗 – 被动 (419-01B 防盗 – 被动, 说明和操作).

被动进入系统由遥控功能执行器 (RFA) 和 4 个低频 (LF) 天线控制。 每个外部车门把手都包含电容式传感器,可检测到有手接近把手。

当发生以下情况时,RFA 会启动低频天线:

  • 车辆锁闭且外部车门把手内的传感器检测到有手接近把手,
  • 智能钥匙位于把手的 1 米(3.28 英尺)范围内。

低频天线发射 125 kHz LF 信号,激发车辆附近的任何智能钥匙。 一旦有效的智能钥匙接收到 LF 信号,智能钥匙就会发射 433 MHz 的射频 (RF) 编码信号做出响应。 RF 接收器接收到此 RF 编码信号并通过串行通讯线路将其传送给 RFA。 RFA 将检查并审核该 RF 编码信号是否有效。

当将外部把手拉至其行程的 80% 处时,RFA 随后将直接驱动车门锁中的快速锁扣电机,让车门打开。 RFA 还向车身控制模块/网关模块 (BCM/GWM) 发送被动解锁请求。 然后,BCM/GWM 将向车门模块发送解锁命令。 车门模块会将车门锁驱动至解锁状态。

通过触摸位于每个外部车门把手上的锁定开关(凹坑),执行车辆锁闭。 有效的智能钥匙必须位于车辆 1 米(3.28 英尺)范围内。 当触摸外部车门把手上的锁定开关时,RFA 会激活低频天线。 低频天线发射 125 kHz LF 信号,激发车辆附近的任何智能钥匙。 一旦有效的智能钥匙接收到 LF 信号,智能钥匙就会发射 433 MHz 的射频 (RF) 编码信号做出响应。

RF 接收器接收到此 RF 编码信号并通过串行通讯线路将其传送给 RFA。 RFA 将检查并审核该 RF 编码信号是否有效。 RFA 将向 BCM/GWM 发送被动锁定请求,后者随即向车门模块发送锁定命令。 锁定命令将通过高速 (HS) 控制器局域网 (CAN) 车身系统总线发送。 车门模块将车门锁驱动至单次锁定或双重锁定状态。

要双重锁定车辆,必须在 3 秒钟内触摸车门外部把手上的锁定开关两次。

电动行李箱盖 - 如已配备

如果车辆配备了电动行李箱盖,用户能够自动打开行李箱盖。

可通过操作以下位置开启行李箱盖:

  • 行李箱盖内部释放开关
  • 行李箱盖外部释放开关
  • 智能钥匙上的行李箱盖释放开关。

当启动打开请求时,行李箱盖锁扣将由车身控制模块/网关模块 (BCM/GWM) 释放。 然后,BCM/GWM 将向行李箱盖控制模块发送电动打开请求信号。 该信号将通过高速 (HS) 控制器局域网 (CAN) 车身系统总线发送。 行李箱盖控制模块随后给行李箱盖执行器供电,以电动方式将行李箱盖打开至完全打开位置。

用户可以操作以下位置来关闭行李箱盖:

  • 行李箱盖关闭开关
  • 行李箱盖内部释放开关
  • 智能钥匙上的行李箱盖释放开关。

行李箱盖关闭开关直接连接到行李箱盖控制模块。 收到请求后,行李箱盖控制模块将为行李箱盖执行器供电,以电动方式将行李箱盖闭合到辅助锁紧位置。 当行李箱盖到达辅助锁紧位置时,行李箱盖控制模块将断开执行器的电源并启动关闭电机。 行李箱盖移动到完全关闭位置。

如果在行李箱盖打开之前布设了车辆报警系统,则在行李箱打开时,报警系统将保持激活状态。 在行李箱盖完全关闭时,车辆报警系统将重新布设到先前的状态。 车辆报警系统将闪烁转向信号指示灯一次,指明行李箱受到保护。

在电动关闭操作过程中,有效的智能钥匙必须在车辆后方的 1 米(3.28 英尺)范围内。 否则,行李箱盖将无法关闭,并且误锁警报将会响起。

如果电动关闭行李箱盖后在车内检测到任何有效的智能钥匙,它会自动解锁,并且误锁警报将会响起。

用户必须解锁车辆,然后取出所有有效的智能钥匙或使用以下方式重新锁定车辆:

  • 智能钥匙
  • 任何外部车门把手上的被动锁定开关。

电动行李箱盖 - 如已配备

如果车辆配备了电动行李箱盖功能,则电动行李箱盖集成了基于姿势的技术。 借助这项技术,客户可在后保险杠两侧用脚做出定义的踢腿姿势动作,以电动方式打开和关闭行李箱盖。

后保险杠盖板两侧后面的电动传感器总成会检测该动作。

每个电动传感器总成由以下部件组成:

  • 一个下部电动传感器
  • 一个上部电动传感器
  • 电动传感器模块。

电动传感器通过硬接线连至电动传感器模块。 电动传感器模块通过局域互联网络 (LIN) 总线连接到遥控功能执行器 (RFA)。 RFA 也连接到高速 (HS) 控制器局域网 (CAN) 车身系统总线,将打开请求发送到行李箱盖控制模块。

当任何一个电动传感器总成检测到有效的踢腿动作时,系统会向 RFA 发送 LIN 信号。 RFA 随后为后保险杠盖板后面的低频 (LF) 天线供电。 低频天线发射 125 kHz LF 信号,激发车辆附近的任何智能钥匙。 一旦有效的智能钥匙接收到 LF 信号,智能钥匙就会发射 433 MHz 的射频 (RF) 编码信号做出响应。

RF 接收器接收到此 RF 编码信号并通过串行通讯线路将其传送给 RFA。 RFA 将检查并审核该 RF 编码信号是否有效。 RFA 将向车身控制模块/网关模块 (BCM/GWM) 发送行李箱盖姿势请求。 行李箱盖将由 BCM/GWM 释放。 然后,BCM/GWM 将向行李箱盖控制模块发送行李箱盖姿势命令。 如果点火开关关闭,BCM/GWM 将闪烁转向信号指示灯一次,表明已检测到有效的踢腿姿势。

行李箱盖控制模块随后给行李箱盖执行器供电,以电动方式将行李箱盖打开至完全打开位置。 用户可以做出另一定义的踢腿姿势来关闭行李箱盖。

如果电动打开行李箱盖之前布设了车辆报警系统,则在行李箱打开时,报警系统将保持激活状态。 在行李箱盖完全关闭时,车辆报警系统将重新布设到先前的状态。 车辆报警系统将闪烁转向信号指示灯一次,指明行李箱受到保护。

控制图

控制图 - 1/4 - 中央门锁锁闭系统

E218498
 

A = 硬接线;AZ = 高速 (HS) 控制器局域网 (CAN) 车身系统总线;AV = 高速 (HS) 控制器局域网 (CAN) 舒适系统总线;F = 射频 (RF) 传输;AH = 串行通讯线路。

项目 说明
1 车身控制模块/网关模块 (BCM/GWM)
2 遥控功能执行器 (RFA)
3 驾驶员车门模块 (DDM)
4 乘客侧车门模块 (PDM)
5 后车门模块 (RDM)(2 个)
6 仪表盘 (IC)
7 行李箱盖锁扣
8 燃油加注口盖释放电机
9 接地
10 电源
11 发动机罩开关
12 行李箱盖外部释放开关
13 行李箱盖锁扣半开开关
14 行李箱盖内部释放开关
15 射频 (RF) 接收器
16 智能钥匙

控制图 - 2/4 - 车门锁

注意:

如图所示为驾驶员一侧车门,其他车门锁与之类似。

E218499
 

A = 硬接线;AZ = 高速 (HS) 控制器局域网 (CAN) 车身系统总线。

项目 说明
1 驾驶员车门模块 (DDM)
2 车身控制模块/网关模块 (BCM/GWM)
3 中央门锁锁闭 (CDL) 系统电机
4 接地
5 电源
6 CDL 锁定/解锁开关
7 车门锁微开开关和状态开关

控制图 - 3/4 - 被动进入系统 - 如已配备

E205672
 

A = 硬接线;F =射频 (RF) 传输;AH = 串行通讯线路;W = 低频 (LF) 传输;AZ = 高速 (HS) 控制器局域网 (CAN) 车身系统总线。

项目 说明
1 遥控功能执行器 (RFA)
2 车身控制模块/网关模块 (BCM/GWM)
3 驾驶员车门模块 (DDM)
4 乘客侧车门模块 (PDM)
5 后车门模块 (RDM)(2 个)
6 智能钥匙
7 低频 (LF) 天线 - 行李箱 - 前部
8 低频天线 - 行李箱 - 后部
9 低频天线 - 地板控制台 - 前部
10 低频天线 - 地板控制台 - 后部
11 接地
12 电源
13 行李箱盖外部释放开关
14 被动进入传感器 - 右后车门外部把手
15 被动进入传感器 - 右前外部车门把手
16 被动进入传感器 - 左后车门外部把手
17 被动进入传感器 - 左前外部车门把手
18 射频 (RF) 接收器

控制图 - 4/4 - 电动行李箱盖 - 如已配备

E218501
 

A = 硬接线;AZ = 高速 (HS) 控制器局域网 (CAN) 车身系统总线;F = 射频 (RF) 传输;O = 局域互联网络 (LIN) 系统总线;AH = 串行通讯线路。

项目 说明
1 行李箱盖控制模块 (LCLM)
2 车身控制模块/网关模块 (BCM/GWM)
3 遥控功能执行器 (RFA)
4 行李箱盖关闭电机
5 中央门锁锁闭系统 (CDL) 电机 - 行李箱盖锁扣
6 电动行李箱盖执行器
7 接地
8 电源
9 电动行李箱盖防夹传感器 - 右侧
10 电动行李箱盖防夹传感器 - 左侧
11 电动行李箱盖执行器位置传感器
12 行李箱盖关闭开关
13 射频 (RF) 接收器
14 智能钥匙
15 右侧电动传感器总成(如已配备)
16 左侧电动传感器总成(如已配备)
17 行李箱盖锁扣半开开关
18 行李箱盖外部释放开关
19 行李箱盖内部释放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