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卸发动机,带颗粒过滤器/后尾气催化净化器的汽车
所需要的专用工具和维修设备
t
支撑工装 -10-222A-
t
悬挂工装 -2024A-
t
变速箱定位架 -3147-
t
氧传感器环形扳手套件 -3337-
t
环形扳手头 SW 16 -V.A.G 1332/14-
t
车间起重机 -VAS 6100-
t
发动密封塞套件 -VAS 6122-
t
冷却液收集系统 -VAS 5014-或车间起重机收集盘 -VAS 6208-
t
软管卡箍钳 -VAS 6362-
t
适配器 -VAS 6948-
t
定位芯棒 -T10060A-
t
发动机支撑工装基础套件 -T40091-中的-T40091/4-和-T40091/5-
t
发动机支撑工装辅助套件 -T40093-中的-T40093/6-
t
扳手 SW 21 -T40263-
t
适配器 -T40314-
t
M8x40 螺栓
t
防护眼镜
t
防护手套
工作步骤
l
发动机不带变速箱从上面拆出。
l
在安装时将所有导线扎带重新绑扎到同一部位。
–
遵守清洁规定
→ 修理 - 4 缸 1.8l;2.0l 4V TFSI; 修理组:00
。
–
断开蓄电池接线
→ 电器装置; 修理组:27
。
–
在带手动变速箱的装备型号上挂入第 4 档。
–
从支撑销上先后小心地拔下发动机罩
-箭头-
。不可猛拉或单边拔下发动机罩。
小心
发动机处于暖机状态时,冷却系统处于过压之下。炽热的蒸气和冷却液有烫伤危险。
可能会烫伤手和身体其它部位。
–
戴上防护手套。
–
戴上防护眼镜。
–
卸除过压:用抹布盖住冷却液补偿罐密封盖,然后小心打开。
–
打开冷却液补偿罐的密封盖
-1-
,为此在必要时松开卡子
-箭头-
。
–
拆卸前车轮
→ 底盘、车轴、转向系; 修理组:44
。
–
拆卸隔音垫
→ 外部车身安装工作; 修理组:66
。
–
拆卸前部通道桥架
→ 外部车身安装工作; 修理组:66
。
–
拆卸左侧和右侧车轮扰流板
→ 外部车身安装工作; 修理组:66
。
–
松开左侧和右侧前轮罩内板的前部并略微向后按压
→ 外部车身安装工作; 修理组:66
。
–
拆卸排水槽前板
→ 外部车身安装工作; 修理组:50
。
–
拆卸前围支架盖板
→ 外部车身安装工作; 修理组:63
。
–
将左右侧大灯盖罩
-1-
向上拔下
-箭头-
。
–
旋出螺栓
-箭头-
,取下空气导管
-1、2-
。
–
露出活性碳罐装置软管
-2-
及燃油软管。
–
拔下真空软管
-3-
,此时不要造成损坏。
–
松开软管卡箍
-4-
并拔出空气导流软管。
–
将空气滤清器壳
-1-
向上拔出。
–
脱开电插头
-1-
。
–
解锁卡止装置
-箭头 B-
,打开电控箱
-2-
-箭头 A-
。
–
旋出螺母
-3-
并露出 B+ 导线。
–
露出上部导线槽。
提示
已使用过的多楔带如果颠倒了转动方向会导致损坏。
–
拆卸前标记转动方向。
–
重新安装时注意转动方向。
–
松开多楔带时沿
-箭头方向-
转动张紧装置。
–
将张紧工装用定位芯棒 -T10060A-锁定。
–
取下多楔带。
–
脱开增压压力传感器 -G31-的电插头
-2-
。
–
松开螺旋卡箍
-1-
,然后拔下节气门控制单元 -GX3-上的空气导管。
–
松开螺旋卡箍
-1-
,将空气导流软管拆下并向下取下。
–
将冷却液收集系统的收集装置-VAS 5014-或车间起重机收集盘 -VAS 6208-放在下面。
–
打开连接套管上的排放螺塞
-1-
并排出冷却液。
–
拧出螺栓
-箭头-
,将管路槽
-1-
向下压。
–
拆卸空调压缩机
→ 暖风、空调器; 修理组:87
。
–
松开螺旋卡箍
-箭头-
,将右侧空气导流软管从废气涡轮增压器上拆下。
–
将电插头
-箭头-
从支架上取下并脱开连接。
–
拧出螺母
-箭头-
,露出接地线。
–
将管线槽
-2-
在支架和副车架上露出。
–
拧出左侧和右侧螺栓
-1-
。
–
解锁卡止装置
-箭头-
,拆卸空气导管
-1、3-
。
–
松开空气导管
-2-
。
–
解锁卡子
-箭头-
,拆下上部空气导管
-1-
。
–
在左侧和右侧拧出螺栓
-2-
,将散热器托架和散热器一起向前按压
-箭头-
。
–
松开左右两侧的卡子
-箭头-
,将散热器的支撑销
-1-
向上拔出。
–
将散热器略微向前压。
–
拆卸万向轴左、右隔热板
→ 底盘、车轴、转向系; 修理组:40
。
–
从变速箱上拧下左右万向轴
→ 底盘,车轴,转向系; 修理组:40
。
–
将转向中间轴从转向器上拆下,然后推到一起
→ 底盘、车轴、转向系; 修理组:48
。
–
旋出前消音器的螺母
-箭头-
。
提示
不按规定操作有损坏分离元件的危险。
–
分离元件不得弯折超过 10°。
–
分离元件不可拉伸。
–
旋出螺栓
-箭头-
。(图示为右侧。)
–
松开夹紧套
-箭头-
并将其向后推。
–
取下前消音器。
–
拧出颗粒过滤器/后尾气催化净化器支架上的螺栓
-箭头-
。
–
拧出机尾气催化净化器支架上的螺栓
-箭头-
。
–
拧出尾气催化净化器的螺母
-2-
。(稍后拧出螺母
-1-
。)
–
将下部的盖板
-1-
从变速箱上拔下
-箭头-
。
–
在松开飞轮的螺栓时,用扳手 SW 21 -T40263-和适配接头-T40314-反向固定曲轴。
提示
控制机构跳动过大时有损坏发动机的危险。
–
仅朝发动机运转方向转动发动机。
–
接着将曲轴沿发动机运转方向各转动 120°
-箭头-
。
–
拧出从动盘
-1-
上的 3 个螺栓
-箭头-
。为此将曲轴沿发动机运转方向各转动 120°。
–
旋出发动机支座的左侧和右侧螺栓
-2-
。
–
露出废气温度传感器 4 -G648-的电插头
-1-
并脱开。
–
抬起固定夹
-箭头-
,拆下并露出冷却液软管。
–
脱开冷却液不足显示开关 -F66-的电插头
-1-
。
–
拧出螺栓
-2-
,取下冷却液补偿罐
-3-
。
–
松开卡子
-箭头 A-
并且解锁
-箭头 B-
,拔下真空软管。
–
如果已安装,则脱开电插头
-3-
。
–
拧出螺栓
-1-
,露出颗粒过滤器的压差传感器 -G1037-。
–
拧出螺母
-箭头-
,并将颗粒过滤器/后尾气催化净化器
-1-
向后按压。
–
露出隔热板
-1-
上的电导线。
–
拧出螺母
-箭头-
和螺栓
-2-
,取下隔热板。(图示为拆下颗粒过滤器/后尾气催化净化器后的情况。)
–
如已安装,则将废气温度传感器 3 -G495-的电插头
-2-
从支架中取出并脱开。
–
打开固定卡子
-3-
,露出真空软管。
–
拧出螺栓
-1-
,将支架压到侧面。(不同型号。)
–
取下颗粒过滤器/后尾气催化净化器。
–
拧出螺栓
-箭头-
,取下隔热板
-1-
。
–
拆下隔热套。
–
松开卡子
-箭头-
,将冷却液继续循环泵 -V51-向上从支架上取下。
–
拧出螺栓
-箭头-
,松开软管卡箍
-1、2-
,将冷却液管置于一侧。
–
拆下隔热套。
–
脱开电插头
-4-
。
–
将一块抹布置于下面,以便收集溢出的冷却液。
–
抬起固定夹
-3、5-
,拆下冷却液软管。
–
拧出螺栓
-2-
,取下冷却液循环泵 -V50-及支架。
–
将螺栓
-1-
用环形工具头 SW 16 -V.A.G 1332/14-和适配接头 -VAS 6948-松开。
–
拧出将发动机连接到变速箱上的螺栓
-2 - 10-
。
–
脱开尾气催化净化器后的氧传感器 1 -GX7-
-图中位置 1-
的电插头
-2-
并松开电导线。
–
拧出螺母
-1-
,将尾气催化净化器向后上方取下。
–
脱开燃油软管
-1-
→ 供油装置; 修理组:20
。
–
从活性碳罐装置上脱开软管,为此要松开软管卡箍
-2-
。
–
抬起固定夹
-箭头-
,拆下冷却液软管。
–
抬起固定夹
-1、3-
,拆下冷却液软管。
–
抬起固定夹
-2-
,拆下冷却液软管。
–
松开左侧冷却液管路上的螺旋卡箍
-箭头-
,拆下冷却液软管。
–
将电插头
-2-
从支架上取下并脱开。
–
将电插头
-1-
从发动机控制单元上脱开。
–
露出电导线并置于发动机上。
–
如图所示,将支撑工装 -10-222A-用适配接头-T40091/4-和-T40091/5-拧在左侧和右侧减震支柱罩上。
–
将变速箱和丝杆 -10-222A/11-用变速箱定位架 -3147-连接起来。
–
用丝杆略微预紧变速箱。
–
将悬挂工装 -2024A-挂在发动机上和车间起重机 -VAS 6100-上。
小心
抬起的发动机掉落有造成人身伤害的危险。
可能会挤压身体部位。
–
悬挂工装上的定位钩和定位销必须用一个插入式防松件固定。
–
升起发动机,直至发动机支座不受力。
–
再次转动丝杆 -10-222A/11-。
提示
抬出发动机时有损坏管路和软管及发动机舱的危险。
–
检查发动机、变速箱、副车架和车身之间的所有连接是否都已脱开。
–
将发动机从变速箱上拉下并从发动机舱中向上取出。